全国两会正在进行中,有许多值得期待的看点,包括经济发展预期目标确定、重点领域改革、民生保障和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我们也邀请到了上海财经大学的教授学者们对两会的热点话题进行解读,从3月6日至三月中旬,每期会邀请两位学者和DAFI一起看两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其中有一句: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制定政策要遵循规律、广聚共识、于法有据。
另外,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还用相当篇幅提到了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强调要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标准指引。“专项治理地方保护、市场分割、招商引资不当竞争等突出问题,加强对招投标市场的规范和管理。坚持依法监管,严格落实监管责任,提升监管精准性和有效性,坚决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在新一轮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中,市场和政府各自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如何建设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听听上财的学者们怎么说:
张学良
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院长、财经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滴水湖高金双聘教授
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区域一体化政策协同是重要一环,上海可以在这里面发挥引领性角色:包括提升高层次协同开放平台能级:推动国家级经开区、自贸试验区、各类产业园区创新提升,集中力量建设好区域科创走廊、创新走廊;完善高层次协同开放制度体系:提升制度体系顶层设计协同能力,促进部门协同、地区协同,推动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可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重点突破难点问题。
周亚虹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滴水湖高金双聘教授
当下中国的政策改革不仅逐渐由局部增量变革转向全面深化改革,也更加强调改革实施过程中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其中,政策试点作为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推行改革的重要方式。有效发挥政策试点对全局改革的示范、突破和带头作用,是中国式现代化过程至关重要的环节。但同时,由于信息摩擦、利益冲突等因素,试点过程中参与主体的策略性互动行为日益凸显,致使顶层设计与实践操作之间产生偏误,制约政策效果的最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