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7日上午,由教授事务部组织的学术会议在622会议室成功举办。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袁松应邀围绕其研究成果《Private Returns to Bureaucratic Appointments: Evidence from Financial Disclosures in India》作报告。上海财经大学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青年教师、研究员参会,现场气氛热烈。

袁松团队以印度精英官僚体系(IAS)的任命与调动机制为背景,利用官员调任“重要部门”作为事件冲击,量化分析了官员在获得“重要部门”任命后,其个人资产(尤其是不动产)积累方面的变化。为此团队基于 2011 年至 2019 年间印度 IAS 官员的详细履历数据与不动产申报记录(IPRs),创新性地构建了一个关于官员职业路径与资产积累的独特面板数据集(通过网络抓取与OCR光学字符识别技术)。

研究发现,官员在首次被调任至“重要部门”后,其个人与家人名下的不动产价值在 8 年内平均大幅增长了 53.5%,数量增加 19.6%。背后的原因很可能指向了寻租行为,而非正常的薪酬或投资回报。此外,这种资产的异常增长在调任至更易产生腐败的部门(如金融、土地管理、税务等)以及在腐败问题更严重的邦任职时,表现得更为显著。同时,在官员的“籍贯所在地”(home state)任职时,这种资产积累效应也更强,这表明本地关系网络可能为寻租提供了便利。研究团队通过严谨的实证分析,排除了生命周期购房决策、职位晋升与薪资上涨、或特定地区房地产市场繁荣等多种替代性解释,确保结论的稳健性。

与会专家认为,该研究创新性地将公共管理、发展经济学与反腐败研究三大领域相结合,为理解官僚体系中“低强度激励”表象下实际存在的“高强度私人回报”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强有力的实证支撑。

本次报告为相关领域的青年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交流机会,进一步深化了对官僚任命、寻租机制与国家治理能力互动关系的理解,为完善公共部门的激励机制设计与反腐败政策提供了重要启示。
未来,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将继续邀请国内外优秀学者分享前沿研究成果,推动学术研究与社会治理议题的深入对话与合作。
供稿:孙畅
审稿:罗炀燔
编辑/排版:陈晨
统筹:教授事务部/宋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