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问题与减碳行动都是当前世界的焦点议题。俄乌冲突加速了全球能源供给格局重塑,不少国家开始加大核能投资。在可再生能源之外、核能在能源和环境议题中扮演着何种角色?中国为何能够在短时间里成为全球核能发展的领导者?中国的核能发展路径为别国的能源安全带来何种启示?
大咖说第七期邀请到剑桥大学贾吉商学院(Cambridge Judge Business School)的教授Simon Taylor带来《中国何以成为民用核能领域的领导者》主题演讲,从能源政策的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
Simon Taylor:剑桥大学Judge商学院金融学管理实践教授,剑桥大学圣凯瑟琳学院研究员、投资委员会主席
3月12日下午,上海财经大学武东路校区阳光明媚、草木萌发,Simon Taylor来到历史悠久的同德楼,当听到当天是中国的植树节时,这位能源政策专家立刻打开了话匣子,从绿色低碳谈到了自己研究的核能领域。
当天傍晚,Simon Taylor面向上财师生发表了关于民用核能的演讲,标题为《中国何以成为民用核能领域的领导者》。
相比于新能源汽车、光伏、高铁、移动支付等领域,中国核能发展全球领先这一事实鲜为人知,Taylor教授长期关注中国民用核能建设,他把中国在核能领域从零开始对西方国家的赶超比作一出“三幕剧”(3 acts drama),每一次转变都带有戏剧性。
Simon Taylor认为,中国的民用核能工业起步于197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广东等沿海省份经济崛起,彼时以煤炭为主导的能源结构和落后的铁路运输系统无法满足工业发展的能源需求。起初,地方政府并没有给予支持,这一阶段是在强有力的中央主导下、自上而下推动了核能产业的发展。
在1980年代,中国与法国等西方国家合作,引入核能关键技术,开始了追赶进程。Taylor教授表示,从2010年开始,过去十多年核能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比重稳步增加,虽然目前占比有限,但正在加速。同时,他介绍了中国核电站的布局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的原因。
“中国在技术路径上非常务实,他们积极采用国外技术,并实现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本土化。”
在完成了技术消化、工程经济的积累和国内市场检验之后,中国的民用核能产业开始出口,这是“赶超三幕剧”中的第三幕:因为中国的核反应堆价格更便宜、产品性能稳定,加上在基建方面的优势,中国核能产业开始在全球竞争中占据领导者地位。
Taylor教授认为,中国民用核能产业的发展路径,给英国的核能产业也带来了很多启发;俄乌冲突发生后,欧洲不少国家遭遇了能源危机,除了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核能也是一个保障能源安全的选项,中国在核能发展方面的远见和务实态度值得学习。
本次演讲由上财滴水湖高金的邱嘉平教授主持,吸引了百名上财师生和校外听众参加,随后,Taylor教授与观众就核能是否算作清洁能源、核能的商业化潜能以及中国核能技术与大国竞争等话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在演讲开始之前,上财滴水湖高金陈选娟执行院长向Simon Taylor介绍了DAFI的师资、课程和办学特色。Taylor教授是剑桥大学贾吉商学院(Cambridge Judge Business School)的Global EMBA项目主任,他从贾吉商学院的招生和课程研发等方面,谈了对全球MBA课程的市场需求、课程形式和内容创新等方面的认识。
他首先谈到了MBA课程在当今市场环境下的挑战,在高度成熟的市场比如美国,MBA课程的招生目前规模有所收缩,但在英国和欧洲市场依然相对稳定,这与中国市场类似;市场的需求正在深刻变化,细分领域涌现,比如与AI等新技术结合的课程需求增加。他坦言,即便是依托剑桥这样的顶级院校,贾吉商学院也面临着许多艰难的情况,需要不断拥抱变化、找准自己差异化的竞争力。
贾吉商学院正式成立于1990年,是剑桥大学最年轻的学院之一。商学院目前的优势方向包括替代性融资(alternative finance)如虚拟货币,以及数字监管、长效投资等,目前依然在成长阶段,正探索充分利用企业、非政府机构以及撬动全球如亚太、南美洲的资源展开课程开发。
Simon Taylor还提到,疫情改变了MBA授课的形式,疫情后很多学校继续保留了线上教学的部分,一些学校甚至把课程100%搬到了线上;这里面有很多原因,比如线上授课打破了时空限制,更有弹性,降低了成本,满足了一些国外学生的需求;而且避开了长途飞行等通勤,符合低碳出行的理念。
他以MBA全球项目为例,谈到了线上教学和面对面教学各自的优缺点,“线上教学已经被市场接受,但具体应该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据多大的比重?这个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他还表示,随着商学院竞争激烈,课程体验上,需要更加的注重综合体验,既能够让课程充实,同时又能让学员有轻松愉快的学习体验。
他认为上海有很大的合作潜力,如果与其他国家发展合作关系,中国毫无疑问是首要考量,而在中国内部,上海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一站,作为一座国际大都市,上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良好的治安和创新的产业形态,能够满足全球MBA项目学员多元化的需求,期待今后与DAFI进一步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