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只有通过度量,才能把科技金融做实!”——「瞰见」第五期成功举办,张光平参事详解科技度量与金融创新

2024-12-18

SUFE-DAFI

图片

12月18日,由上海财经大学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主办的「瞰见」第五期在上海财经大学武东路校区举行,本期讲座邀请到上海市政府参事、原上海银保监局一级巡视员张光平先生。他为在场的学者与财大师生们带来了一场主题为《科技度量和科技评级是科技金融的抓手》的演讲,深入剖析了科技金融发展和目前MBA教育中的关键问题。

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上海临港新片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俊担任活动主持,他对张光平参事的到来表示了诚挚欢迎。他介绍表示,张光平先生曾任上海银保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2021年7月开始担任上海市政府参事,是国际金融领域的公认权威之一。

图片

张光平参事在演讲中首先指出,全球已进入科技时代。据其最新研究显示,2023年全球科技对全球产值的影响已达67.8%。他强调,正如农耕时代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资本主义时代以资本为核心,科技时代最具价值的就是科技,但科技的度量长期缺乏有效方法。他表示,“只有通过度量,才能把科技金融做实。”

图片

关于全球创新指标(GII),张光平参事通过详实数据揭示其局限性。他指出,以排名前列的瑞士、瑞典为例,这些国家近年的知识产权收支已转为逆差,说明GII与实际创新能力存在偏差。他认为,专利是技术的载体和保护对象,但不同专利的价值差异巨大,不能简单等量齐观。


在科技评级方面,张光平参事创新性地提出了“3H-2H-H”的专利分类体系,将全球36类专利分为高科技、中科技和传统科技三个层次。他的研究显示,高科技类专利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是传统类专利的5倍以上。

图片

关于数字技术的发展,张光平参事特别强调了其作为数字经济和数字金融原动力的重要地位。“没有数字技术就没有数据”,张光平参事表示。对于数据入表和科技入GDP的问题,张光平参事认为,数据是数字技术的延伸品,其价值评估需要建立在对核心数字技术准确定义的基础上。他将计算机、半导体、测量技术和数字通讯界定为核心数字技术,这一定义为数据资产价值评估提供了新思路。


张光平参事还表示,技术流和技术平衡表是理解和管理科技金融的关键工具。他认为,传统MBA教育过于侧重财务指标的分析,而对科技这一核心竞争力要素关注不足。在他看来,向科技管理硕士(MTA)的转型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将更好地适应科技驱动的商业环境。


通过详实的数据分析,张光平参事展示了数字技术对各行各业的深远影响。研究表明,在诸多领域中,数字技术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传统非数字技术,充分证明了数字技术作为无形资产的重要价值。这些深入的见解引发了在场师生的热烈讨论。


本期讲座不仅为与会学者提供了科技金融领域的前沿视角,也为高校教师和博士生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张光平参事深入浅出的分析和独到的见解,为在场师生开启了理解科技金融创新的新维度,对推动科技金融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


「瞰见」系列讲座

「瞰见」是一个面向高校博士和教师的高端学术研讨平台,旨在分享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

图片



最新动态
    最热文章
    沪ICP 备05052068号-1 沪举报中心 公安备案号31009102000043